許梓桑古厝|空拍|「慶餘堂」三合院建築|基隆市 仁愛區 歷史
許梓桑先生為日治時代基隆地區頗具名望之台灣人,曾擔任基隆街庄長、基隆區長、基隆街助役、基隆街協議會員、臺北州州協議會員、慶安宮與城隍廟管理人。晚年鼓吹詩學,為臺北瀛社中堅,大同吟詩名譽會長。
其原宅第因明治40年(1907年)實施基隆市區改正計畫劃為築港地之故,於明治42年(1909年)遷居於「新店街八十六番地」,翌年邀集瀛社社友等士紳至新居落成式共襄盛舉。直至晚年,昭和五年(1931年)於玉田里山腰處建一「慶餘堂」三合院建築,即為此古厝。
建築配置形式屬閩南三合院形式,分為基座量體(第一、二層)及上部三合院建築量體(第三層),採日本時代的TR磚所砌築,本建築地處山坡迎風面,因風化侵蝕建物多損毀,尤以牆面為甚,現今保存狀況不佳,且屋面已不存在,極待維護保存。
1 views
[嘉芯一起GO東石] #鰲鼓溼地森林園區 ~來趟有趣的親子冒險活動
鰲鼓濕地原為台糖公司在東石的農場,但由於地層下陷加上海水入侵地下水層,鹽化的農地及魚塭遭到廢棄,卻也逐漸恢復自然,並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此棲息、過冬,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濕地生態。
西元2009年,正式公告設立「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是台灣最大的海埔新生地,因其溫暖又擁有多元生態資源,每年有超過200種鳥類在此棲息,受到國內外愛鳥人士的關注。由林務局委託中山大學規畫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因在景觀的規劃上,全面考慮全球性候鳥遷徙路線等議題,勇奪2011年「美國景觀建築協會」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
目前區內保育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黑面琵鷺、唐白鷺、雀鷹、赤腹鷹、灰面鷺、魚鷹、諾氏鷸、彩鷸、小燕鷗、紅尾伯勞。冬季時,冬候鳥的數量之大、種類多元,令人目不暇給,可說是一處具有深厚生態價值的賞鳥樂園與環境教育場域。
資料轉載自https://www.swcoast-nsa.gov.tw/zh-tw/...
開放時間
星期二~日:09:00 – 16:30
星期一:休息
0 vi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