厳西山の旧居

電話:(02)28626853
(このページの図文の著作権は「厳西山の旧居」、「原作者」に帰属します)
來自風起雲湧的歷史長河,閻錫山故居是一處凝結了中國近代史風雲變幻的瑰寶。
走進這座山寨,彷彿穿越時空,與偉大歷史人物閻錫山相遇,感受他曾經歷的戰火與孤獨。
在台北的士林區,閻錫山故居如同一座寂靜的博物館,散發出濃厚的歷史氛圍。
在陽明山防風山坡上,巍峨矗立著石頭屋「種能洞」和防空洞「紅磚屋」,這些建築不僅是閻錫山的臨終之所,更承載了他對宇宙變化的深沉思考。
走進「種能洞」,仿佛走進了閻錫山的心靈殿堂。
這裡融合了中、日、西式建築風格,猶如一座立體的冥想殿堂,讓人感受到閻氏那位奮鬥智慧的偉人的內心宇宙觀。
而「紅磚屋」則彷彿一座堅固的碉堡,凝視著遠方的淡水河口,彷彿守護著每一寸中華土地的忠誠哨兵。
閻錫山故居,不僅是一座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一處令人心馳神往的旅行目的地。
來這裡,你將穿越時空,感受近代中國歷史的風雲巨變,細細品味那段熱血洶湧的歲月。
讓我們一起前往,聆聽歷史的傳承,感受閻錫山的智慧與堅忍,讓心靈在這座神秘的故居中獲得淨化與滋養。
閻錫山故居,等待著你的蒞臨,為自己的靈魂尋找一場深刻的歷史交會。
*****
閻錫山(1883-1960),字伯川,一生經歷了同盟會反清、辛亥革命、洪憲帝制、民國創立、中原大戰、國共合作、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直至國民黨遷台,幾乎經歷了所有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是中國近代史上相當重要人物之一。
曾擔任國民政府遷台前的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卸任後率部屬隱居在陽明山。
隱居在陽明山的最後十年,一心研究著述完成《世界大同》《三百年的中國》,是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儒學實踐者。
晚年因懷念家鄉並基於軍事防衛需要,選擇可居高臨下俯視淡水河口與台北盆地的防風山坡上,建造石頭屋「種能洞」及「紅磚屋」。
「種能洞」採山西窯洞建築,更融合中、日、西三式建築特長,建築年代、規模格局均與一般古蹟大不相同;是閻氏故居主體建築,是閻氏親自命名,呈現他以種能觀察宇宙變化的「宇宙觀」。
這座碉堡式的民居,成為這位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最後歸宿。
「紅磚屋」則作為防空洞使用,外牆厚達三尺,門窗處還有加厚鋼板,並有偽裝棚、哨兵瞭望等設計。
「紅磚屋」及「種能洞」在2004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閻錫山故居」,鄰近的閰錫山墓也於2010年公告指定為古蹟。
所有評論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