대교 교회(방시 교회의 원래 위치)

전화:(02)25974784
(본 페이지의 도문 저작권은 「대교 교회(방시 교회의 원래 위치)」, 「원작자」에 귀속됩니다)
蒐羅了歷史的点滴,大橋教会(枋隙教會原址)是台北富有神秘魅力的角落,每一塊石、每一道牆,都孕育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這裡承載著馬偕博士堅毅不屈的精神,延續著教會歷史的光輝。
被房屋拆除、銷聲匿跡、再重建而來,大橋教会仿佛是歷史的見證者,靜靜地述說著過往的光輝。
穿越時空,走進大橋教会,仿佛穿越了歲月長河,彷彿與馬偕博士一同站立於那片土地上。
擁抱著古典特色的石造教堂,體驗著時光在牆上留下的痕跡。
走過尖拱門窗,擁抱著滿眼石牆所散發的厚實感,你會感受到這片土地的靈魂,感受到歷史時光的沉澱。
在大橋教会,你不僅可以感受古典建築之美,更能夠深入探究歷史背後的故事,細細品味這段文化遺產承載的意義。
無論你是建築迷、攝影愛好者,抑或是尋找心靈寄託之處,大橋教会都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往歷史深處的大門。
讓我們一同踏入大橋教会,感受歷史的震撼,領略文化的韻味。
來,讓我們一同尋找,那些被時光遺忘的美麗,與大橋教会一同跨越時空,感受馬偕博士那份恆久的信念,讓這段歷史再次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綻放。
*****
清法戰爭期間台灣社會瀰漫一股排外氣氛,馬偕博士的教堂也因此受到暴徒的反對而被拆毀。
枋隙教會即為馬偕博士於1885年出面交涉,使用由劉銘傳欽差賠償的墨銀一萬兩,所建造的四所尖塔禮拜堂之一。
馬偕博士認為枋隙教會是他設計的多所教堂中最美麗的石造教堂。
▲圖片來源:大橋教會1915年因信眾人數增多,教堂空間不敷使用,李春生長老獨資奉獻大稻埕新禮拜堂,由此枋隙教會的信徒則移轉到新址聚會,教會也隨之改稱為大稻埕教會。
而枋隙舊址則先後出租為日語傳習所及寶香齋糕餅工廠之用。
而後閒置至1950年代時,孫理蓮牧師娘見此地荒廢可惜,便鼓勵台灣基督長老會於此地重建教會。
最終在1956年新教堂竣工並開始聚會,名為大橋教會。
▲圖片來源:大橋教會教堂本體經歷多次重建,如今只存北側建物及外側石牆為枋隙教會原建築體,為北市唯一遺留馬偕傳教之實體見證。
仍可見到用唭哩岸岩堆砌成的厚實石牆,以及具古典特色的尖拱門窗。
教堂南側則可見到糕餅工廠時期用洗石子工法建造的仿羅馬柱及花瓶欄杆,和清水紅磚堆砌而成的空花欄杆。
下次經過時,不妨進來看看經歷時代風霜的文化建築們。
所有評論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