타이베이 시의회

전화:(02)27297708
(본 페이지의 도문 저작권은 「타이베이 시의회」, 「원작자」에 귀속됩니다)
在臺北市信義區的一處歷史建築中,藏著一座承載著臺灣民主歷程的寶藏-臺北市議會。
這座議會見證了臺灣地方自治的演進,從參議會時代到直轄市議會,再到現代地方立法機關的重要轉變。
步入議會大廳,彷彿穿越時光隧道,感受著民意凝聚的力量。
臺北市議會是市民與政府對話的平台,代表著地方自治的堅強支柱。
這裡不只是堅守民主原則的象徵,更是實踐民意的殿堂。
透過議會議員的辯論、協商與決策,城市的命運由此展開新的一頁。
你有權參與,有權發聲,這裡是你實踐公民義務、捍衛權益的最佳平台。
每一次走進臺北市議會,都是一次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議事資訊公開、e化進程不斷進行,議會不斷致力於監督市政、鞏固府會關係、交流城市經驗,讓市民的聲音在這裡得到充分的尊重與重視。
現在就踏入臺北市議會的門廊,讓這份歷史的沉澱與現代民主的活水交融。
在這裡,你不只是目睹歷史,更是參與塑造未來的夥伴。
來,讓我們一同為臺灣的民主道路注入更多活力,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見,讓每位市民的權益都受到保障。
穿越時光,見證民主的奇蹟,臺北市議會,等你來共同見證。
*****
臺灣光復初期,為奠定地方自治基礎,民國34年12月26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布「臺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 ,並根據國民政府公布的「市參議會組織條例」及「參議員選舉條例」,於民國35年4月15日成立臺北市參議會;參議會雖為民意機關,但在當時僅具諮詢性質而已。
民國38年12月7日國民政府遷臺後,地方自治制度並未遵循憲政體制運作,於民國39年4月24日另頒「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做為在臺灣推動地方自治的依據,該會隨之進入省轄市市議會時期。
民國56年7月1日臺北市由省轄市升格為直轄市,迄至第1屆直轄市議會成立為止(民國58年12月25日)為過渡時期,由臺北市臨時市議會踐行職權。
但有關直轄市自治的法制並未完備,仍以行政命令-民國56年6月22日行政院訂頒「臺北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綱要」做為直轄市自治的法源。
民國83年7月29日「直轄市自治法」公布施行後,臺北市議會在地方自治的立法權、財政監督權及行政監督職權,始獲得法律保障,並真正落實憲法條文第118條「直轄市之自治,應以法律定之」的規範。
為因應中央與地方分權的時代潮流,民國88年1月25日公布施行的「地方制度法」,將直轄市與省縣(市)自治分流的規範整合為一,開啟臺灣地方自治發展史的新頁。
臺北市議會為地方立法機關,代表市民監督市政,由代表多元社會的各區議員行使立法職權。
在經由提案、討論、辯論、協商的過程中,依「服從多數、尊重少數」的多數決民主原理,使多元的民意,能夠成為市民共同遵循的政策與法律,保障地區住民的權益。
近年來,議會在致力反映民意、監督市政、府會關係和諧、政黨協商、城市交流之餘,也戮力提昇議事資訊公開及e化等工作。
希透過立法監督,督促市政府興利除弊、增進市民福祉、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克盡地方立法機關職責。
(資料來源:臺北市議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