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n Culture Studio

正興村5鄰67號

Phone:(089)782409
(Copyright of this page belongs to "Olin Culture Studio" and "Original Author")
探索奧林文化工作室,藏身於臺東金峰鄉的秘境。
在這個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工作室裡,沙老師以獨特的技藝,編織出一幅幅流動的故事畫卷。
跨越時光,沙老師將自幼習得的技巧融入陶藝之中,以傳統「土條法」締造出獨一無二的陶甕傑作。
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對土地與文化的敬畏,散發著濃厚的原住民情懷。
身歷其境,彷彿置身於一場視覺盛宴,感受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新的完美融合。
無論是陶藝班、編織課或刺繡工作坊,每一刻都是一次獨一無二的靈感啟發。
徜徉在奧林文化工作室的溫暖氛圍中,你將發現自己正在尋找的不僅是技藝,更是對於原鄉文化的深刻感悟。
漫步於沙老師的創作天地,每一個動作都是一次對生活的熱愛,每一份心血都是對族群歷史的珍愛。
來奧林文化工作室,讓心靈與文化共振,讓手指與土地相連。
這裡不僅是一個工作室,更是一個探索藝術、傳承文化的聖地。
即刻踏上旅程,與我們一同品味原汁原味的臺東之美。
讓奧林文化工作室,成為你心中最深刻的原鄉回憶。
*****
沙桂花10歲時隨家人遷來臺東金峰鄉,自幼從家族長輩中學得編織、刺繡、縫紉等傳統技巧。
由於父母親族別不同,以及階級上的差異,沙老師(沙桂花女士)通曉排灣及魯凱兩族文化,初期為(陶藝時期)李永明、王榮明,王昱欣老師(陶珠時期)指導,期間曾參加手工藝研究所竹藝編織班,但一直未離開陶作。
製作初期以傳統「土條法」來製作陶甕,與現代陶藝用手拉坏方式生產,有很大的差距,速度也不能相比,但是仍然喜歡以「土條法」來表現較習慣,若與現代陶藝相比較,傳統陶甕意義來得重要許多。
曾經以創新陶甕作品獲得2001年原住民工藝獎入選,2002 年再度獲中華汽車首屆原住民陶藝獎第二名,當中也多次擔任臺東原住民發展協會開設的短期班陶藝講師,是社區裡陶藝復振過程中,自行培養出的一位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