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qiuling Fort

獅球路

Phone:(02)24274830
(Copyright of this page belongs to "Shiqiuling Fort" and "Original Author")
在基隆市仁愛區獅球路,隱藏著一處歷史與壯觀交織的寶藏 - 獅球嶺砲台。
這座市定古蹟,見證著台灣的海防史,承載著歲月的厚重印記,仿佛將您帶回遠去的時光。
站在獅球嶺砲台的高處,您將俯瞰基隆港全景,感受被歷史擁抱的深沉。
這裡,曾經是清朝為抵禦法軍入侵而興建的重要砲台之一,建築堅固,憑藉著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為基隆港的守護者。
實至今日,獅球嶺砲台依然屹立不搖,向遊人展現當年的威風凜凜。
走過砲座、彈藥庫,您將穿越時空,彷彿與歷史互動。
砲台的指揮所建材堅固,深厚的牆壁散發著史詩般的沉重感。
走在砲台砲盤遺跡上,每個磁磚、每個溝槽都是當年軍事智慧的見證。
但這裡不僅僅是一處寂靜的古蹟,更是您感受歷史激情與震撼的場所。
想像著當年軍事士兵在此執著戰鬥的身影,或許您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勇氣與苦心。
帶著敬意與感慨,您將被這段歷史的深沉吸引,不自覺地融入其中。
立即踏上旅程,來到獅球嶺砲台,感受台灣海防史的重要一頁。
讓我們一同走進時光隧道,與歷史對話,尋找屬於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這裡等待著您,讓獅球嶺砲台成為您的歷史之旅起點,綻放心中的探險與感動!
*****
獅球嶺砲台為市定古蹟,興建於清光緒十年,位於基隆港南方,當時因安南問題,法軍進犯台灣,為了加強鞏固海防,因而在基隆地區設立了幾處砲台,而為於基隆港南方的獅球嶺,因其高度為基隆諸砲台中較高者,視野良好,故必能有效控制全港。
獅球嶺砲台據傳為清巡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抵禦法軍入侵,聘英國技師所建。
主要的結構建材為山岩,雖歷經百餘年,其構造仍然堅固異常,為清領末期小型砲台僅存的代表,其本身所擁有的歷史價值非凡,且因其居高臨下之利,登高山頂,基隆港全區的景色盡收眼底。
獅球嶺砲台為基隆港之最內陸且地勢最高的砲台,並因地利之便,最能有效控制基隆港,無論是在清法戰爭或是在乙未之役裡,皆發揮了禦敵功能。
砲台指揮所牆體以山岩及三合土築成,屋頂則為堅硬無比的鐵水泥,內部設有房間之迴廊,牆厚達一公尺,堪稱為「銅牆鐵壁」;在指揮所西側則有一處砲座及子牆,十分厚實,可防敵彈近爆之破壞,牆腳下設有尖拱型之貯彈孔,以備不時之需。
砲台的砲盤遺跡,呈現扇狀平面,低處為大砲位置,另稍高處原鋪設有弧形軌道,至於放射形的溝槽則為排水溝,設計非常精良。
台灣日治時期,獅球嶺砲台被荒廢,漸失軍事功能,目前砲台僅存石造指揮所一座、砲座與彈藥庫。
※詳細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