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卡蘭口社村

口社村五鄰64號

電話:(08)7958617
(本頁面的圖文版權歸「沙卡蘭口社村」、「原作者」所有)
這裡是沙卡蘭口社村,一處藏著豐富故事的原住民部落,在莎卡蘭溪的懷抱中閃耀著獨特的文化光芒。
走進口社社區,仿若時光倒流,迎面而來的是兩個獵人與忠犬的雕像,凝視著這片土地的守護者與歷史見證者。
每一個角落,都滿溢著祖先的智慧和深厚的部落情感。
在口社村,曾經發生過一場觸動心靈的護溪運動。
見證眾人的深深痛惡和奮力回歸自然生態的決心,口社村民們組成堅固的鐵血戰士,堅守在莎卡蘭溪旁,為了讓溪流再度恢復生機而努力拼搏。
如今,徜徉在溪畔,踏著由護溪步道鋪就的道路,感受那股自然回歸的力量,流轉著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共生情誼。
這裡不僅是一個部落,更是一段活生生的文化脈絡,一群熱情的原住民等著您來共同感受、傳承。
沙卡蘭口社村將帶您體驗排灣族的豐富文化特色,感受他們與溪流深深相依的生活方式與習慣。
隨著溪水潺潺,您將被帶領進入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生態旅遊天堂,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展開一場與自然對話的奇妙之旅。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充滿故事與情感的世界,感受原始生命的脈動,體驗不曾有過的奇妙旅程。
來到沙卡蘭口社村,您將不僅是遊客,更是文化的參與者,一起編織屬於這片土地的美麗傳說。
立即踏上旅程,讓心靈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根。
馬上親臨沙卡蘭口社村,尋找您與大自然溝通的時刻,探索這片尚未被完全發現的寶藏!
*****
緊鄰莎卡蘭溪的口社社區,是一個排灣族部落。
口社舊名莎卡蘭(sagaran),是從莎卡蘭溪上游的大社分出來,從前大社達瓦蘭部落有兩個獵人sapantje與salatiliman出外打獵,到了一個地方後(口社舊部落,名為高媽安kauma'an),隨行的獵狗不肯離開,獵人於是定居在那裡,一些大社的居民也遷移到此,獵人sapantje回去請大社頭目的四子sa'adiu到新聚落當頭目,於是新的部落形成,就叫做「莎卡蘭」。
口社社區入口意象的石板涼亭牌樓上面,就是兩個獵人獵狗與頭目的雕像,至今村中有人結婚,仍會送檳榔與橘子編成的花環到兩個獵人的後代家,表示對部落英建立雄的尊敬。
口社村的族名為莎卡蘭(sagaran),流經口社村的莎卡蘭溪是sagaran族人的生命之源,sagaran人經過3次遷村,始終與口社溪為伍,至今,莎卡蘭(sagaran)族人與莎卡蘭(sagaran)溪一直都有重要相互依存的關係。
民國90年,因不肖份子毒魚事件,致使溪流魚群集體死亡,造成溪流生態很大的影響。
村民對此行為感到深深痛惡,於是村長召集村民,發佈護溪計畫,莎卡蘭(sagaran)的護溪運動開始了。
在近兩年的護溪期間,社區發動村莊義務勞動,讓村民參與護溪巡守,修築護溪步道,堆砌石頭的護坡、整理平臺建高腳屋等,漸漸的,莎卡蘭溪恢復原有的生態環境。
原住民自古以山林及溪流的資源生養族群,取之自然又保育自然,依生物生息的孕育週期建立取用的倫理,讓資源既被利用又永續不絕,排灣族豐富的文化特色,獨特的生活方式與習慣,結合莎卡蘭溪豐富的生態資源,我們可以打造莎卡蘭(sagaran)優質的生態旅遊事業。

所有評論 (0)
▼